央視“大褲衩”也不再寂寞了,它有了兄弟“小褲衩”,甚至有了好友“褲腰帶”。
  5月13日,河南伊州“褲腰帶”大門建成;5月19日,鄭州一形似央視大樓的建築騰空而起,被戲稱為“小褲衩”。
  奇葩地標年年有,何以近來特別多?


  建築從來不是單純磚石、水泥與鋼筋的混合物,它是文化,是社會,是天然的公共事務。
  其實,我們一度並不關心建築,因為我們只能被動的接受和等待。而隨著商品房時代的到來和公共意識的提高,建築已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。
  或許,有什麼樣的時代,就有什麼樣的建築。
  端詳一下那些出現在媒體評選里、強烈牽扯我們視線的“著名”建築吧:

  創造力在衰減——城市裡的建築變得千篇一律;富裕並不意味著文明——規模龐大的建築更像是在炫耀;傳統尷尬地在現代都市的十字路口打著轉——古建被推倒,仿古建築被豎起;公共政策的受益者人數過少而面目模糊——從經濟適用房到保障住房,平民建築的數量總是趕不上需求……
  貝聿銘曾說“中國的建築要有中國的面孔,就要貼近中國人的生活,因此不能簡單的抄襲西方的東西。”
  馬岩松——重建紐約世界貿易中心方案“漂浮之島”設計者,參展第十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的最年輕中國建築師——則喊出了“魚需要魚缸嗎?”,他說,我們始終堅持的創作精神,就是要讓人成為主體,建築只能成為人活動的舞臺和背景。

  在駿豪-中央公園廣場,一個位於北京朝陽公園南門、外形採用城市山水設計的豪宅項目,馬岩松將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與舒適前衛的現代感巧妙結合,渾若天成,充分表達了中國式綠色建築夢想,不僅運用了世界最前沿的科技,更含有中國傳統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,使整個項目形成一幅優美的水墨山水畫。美國媒體認為,駿豪-中央公園廣場項目的出現是對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建築的最好解讀。
  王澍——普利茲克獎獲得者,全球建築領域的最高獎項——則用“建築找回中國的傳統生活方式”。

  寧波博物館,600多萬塊舊瓦片成為建造博物館的原材料;杭州中山路南宋御街改造,在不動遷任何一戶居民的前提下,原地改造所有老舊建築,包括歷史悠久的木構民居、民國建築和近50年的磚混民居;錢塘江“垂直住宅”,每四戶共用一個小院子,下雨天,老人和小孩子可以有個地方玩一玩,還可以種上花花草草……
  “無論是大型項目還是小型建築,都能放慢建設的速度。我同樣也希望年輕一代的建築師能夠明白,中國的發展不能以拆除歷史為代價。”身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的王澍,這樣對《洛杉磯時報》表示。
  而現實顯然令他憤怒。



  我們為了生活而建房子,而房子又改變了我們的生活。
  我們擁有什麼樣的建築,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我們會擁有什麼樣的生活。
  有建築師說,建築大抵有兩個功能,一是庇護身體,二是庇護心靈。兩個功能,次序不能顛倒。這是建築的理想,也是我們生活的理想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k33ikjh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